首页 资讯 正文

Token2049 小作文集锦::行业在洗牌 牛市未落地

金色财经 2024年09月23日 11:03

整理:金色财经

2024年,加密行业依然充满挑战与机遇。今年,我们再度聚焦新加坡Token 2049,精选10篇洞察深刻、观点犀利的“小作文”,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

w3tester:加密行业进入了 mass adoption 的前夜

1. ZK与隐私,本次大会最大收获

在 Network State 会场见到了 Zcash 的创始人 Zooko Wilcox,不愧是老牌 cypherpunk,对隐私的理解和宣传能让全场欢呼。隐私这个方向的人心向背,可见一斑。目前稳定币支付是大势所趋,但是支付隐私是拦路虎。可以预见,稳定币支付铺开之后,隐私支付方案不是可选项,而是刚需。目前已经接触到的需求方包括电商平台、稳定币发行方、银行等等。这里的产品体验是重点,让用户傻乎乎的等待几分钟肯定不行,一两秒的本地 ZKP 生成是产品体验上的杀手锏。

2. 线下为王

现在的稳定币支付产品绝大多数只关注线上支付,但其实支付行业七成以上的体量在线下,目前看很少有项目方能够碰到。这个领域 Visa、Master 的U卡只是开胃小菜,原生支持 crypto 的 POS 机网络才是蓝海大餐。

3. SWIFT 已死,SWIFT 万岁

近期接触下来,商业银行、央行、国际银行组织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在快速增加,这一块的市场机会非常大,同时对项目方的资质和经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小常识,SWIFT 协议是银行业务系统的根基,基本不可能撼动。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兼容 SWIFT 协议,但平替 SWIFT 报文服务,从这个角度切入,就有希望去分 SWIFT 的蛋糕。

4. SocialFi 的新思路

大会期间了解了几个头部 SocialFi 项目的近况,感慨想建立新的 Web3 social 花园,然后期待用户会迁移过来的可能性太小了。在这一点上,Solana Blink 和 Ton 钱包打开了很好的思路:meet users where they are. 那可不可以用无需平台许可的方式,把 crypto 钱包放到Twitter 里去,放到 Instagram 里去,放到 TikTok 里去,放到 Discord 里去……让 crypto 的基础设施在已经有亿万用户的存量平台上四处开花结果?毫无疑问,这里需要硬核的技术上的原始创新,但是一旦搞成,威力巨大。好消息是,曙光已经出现。

5. 全新赛道

social payment。具体的,使用 AI 大模型,结合已有的海量社交网络数据,制定支付/价值分发规则,用新型 social payment 基础设施完成 token/NFT 的分发。简单说就是在 Google 广告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价值分发层,实现 AI-powered digital value distribution on social network。

6. zk-DePIN

DePIN会继续存在,也会继续壮大。DePIN设备内的本地ZK计算可以解决很多数据隐私方面的刚需。这一块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无感,但是会成为一个项目能否立项、能否做大的决定性因素。毕竟隐私数据保护、数据流转出境方面的监管和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

7. Solana Vibe

Break Point 大会让人感觉背后有传播学、市场、社区方向的高人指点,会场的整体氛围、布景、议程、展位甚至 DJ 和音乐的安排都非常棒。就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这点,Solana 很值得其他公链参考。

金色财经月儿:有种报复性的疯狂和歇斯底里的无能为力

1.Token2049主会场赞助方展位超过300个,周边活动超过700场,规模庞大,活动密集。

2.解释下为什么说是“报复性的疯狂和歇斯底里的无能为力”

  • 大家都有今年是牛市的预期,然而牛市并没有完全意义上落地,现在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就好比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个爆笑的梗,但表演者没发挥好,但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尬笑捧场;

  • 每一年我都认为不可能更疯狂了,但下一年永远带给我新的震撼,甚至这种疯狂不分牛熊;

  • 主会场的特点就是大杂烩,不管是什么类型,也不管从哪来要到哪去,所有的展位都堆在一起。每个行业都会有几个标杆性的峰会,但是我参加其他行业峰会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混乱的场景。主办方真的有在考虑通过这个峰会促进行业发展吗?

  • 我聊得很多展位,参展方完全说不出来参与这场展会的目的。决策者没有把这个事情跟执行人员同步,那能指望获得多好的效果吗?又或许大多数想的就是,我必须要在这个行业顶尖的峰会里占一个位置,即使我什么都不做。

我承认今年参会参得太多,认知由量变引起质变,看待Token2049的目光都有点苛刻了。

3. 赛道现状

NFT气绝身亡,GameFi垂死挣扎,DeFi稳如老狗,AI奋力争先,交易所家大业大,公链试图搞事,Depin兴致缺缺…总而言之一句话,圈外流量进不来,生态建设都白扯。美联储降息了,让我们期待送来新韭菜。

今年的规模太大了,我也只能进行局部观察,如果有说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指教或者一起交流。

K线教主:都知道需要新鲜血液,都不愿意真的投钱做这件事

1.缺乏投资破圈的行动

尽管大家都知道 Web3 需要新鲜血液,但大多数仍处于囚徒困境中,等待他人投入资源。希望更多人能够效仿微电影的投资者,为 Web3 破圈贡献力量。

2.中西方圈子的分离

华人圈子的活动与欧美圈子各自独立,部分刚入圈的参会者甚至找不到华人的活动,显得有些尴尬。

3.生态位与标签的重要性

在圈内,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代表性标签。如果什么都做,除非是真大佬,否则可能给人不专业的印象。圈内人显得比同龄圈外人更成熟、情绪稳定,00后表现尤为出色。但许多人有脱发问题,建议大家注重健康,如补钙和用生姜擦头皮。币圈的关系单纯且深厚,通过共同业务和合作培养出的感情比预想的更牢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高,见面优先级即是体现。

犹太赵主任:周期、黎明及流动性无能

1. 欧美项目方前所未有的努力:往年欧美项目方轻松融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年他们纷纷举办盛大的Side Event,亲自下场拉拢业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2. 亚洲市场资金枯竭:欧美项目方依然认为亚洲市场有资金,但事实是亚洲的流动性已经耗尽,交易所的合约产品和比特币叙事几乎吸走了全部流动性。

3. 参会者普遍“心如止水”:今年参会者,无论资方、项目方还是散户,资金早已耗尽,导致参与活动时兴致不高,甚至开始变得佛系,不再强烈渴望赚钱。

4. 赚钱的人成了“韭菜”:币圈中,追求赚钱的人反而成了被割的对象,真正赚钱的往往是赚那些“想赚钱”的人的钱。

5. Solana Breakpoint成为亮点:相比之下,Solana 的 Breakpoint 是今年Side Event的焦点,而以太坊的活动显得黯然失色,Layer 2 也未有突出表现。

6. 周期的余音:当前市场的上涨并非新牛市,而是2021-2022周期的残余,类似于2019年的情景,距离新的周期可能不远,但也接近回调风险。

7. 一级市场的悲壮感:一级市场充满了“投了找死、不投等死”的无奈与悲壮,这种情绪是危险信号。

8. 看好的未来方向:未来的机会可能出现在DePIN项目、CeDeFi RWA稳定币发行、以及链上交易和杠杆工具的创新中。

9. 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新的周期不远,但当前仍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未来Crypto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将超出预期,行业面临巨大机遇。

10. 坚持到最后:面对严酷的市场环境,每个人都是行业的最后防线,必须坚守住,因为“背后空无一人”。

"从暴风雨中走出来的人,从来不是靠伞。"

Generative Ventures 联创:行业会议的价值被夸大了

我们做投资的,平时干点什么,尤其是在这些活动期间:

1)参加 Portfolio 和其生态的 demoday,选择项目去支持,确实也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想法,比较早期,也同时和 Portfolio 线下聊点敏感的关键交易和上所的事情;

2)去一些创始人聚集的加速营和大家讲讲我们的行业观察,主要是谈谈基本面认知,也正好启发了我要多研究和探索一些 tokenomics 结合基本面的方向;

3)与重要的 LP 见面,如果有业务合作,则重点对接项目,其实有非常多传统金融机构在进入和考虑进入,是这个周期里我认为真正的 alpha;

4)与业绩不错的同行交流,了解各自进入好项目的方式,理解一下大家工作方式的不同和优缺点,主要是以审查我们盲目为主;

5)去好朋友的场子 panel 一下冲冲人气也见见老朋友们,也感受一下优质活动和充数活动的区别,也是考察项目方是否会营销的点;

6)了解项目方背后的工作室,对接给需要的 Portfolio,加速 build 的进展和速度,并且也更清楚的去制定相关的投入和预算;

7)参加一些 private dinner,认识行业上下游大佬们,因为我们是 web2 过来的基金,所以确实还有不少人要认识;

8)与行业上下游比如交易所,做市商们碰一下,比较公对公的把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对一下,也确保我们投资的项目被看到;

9)和 base 在新加坡本地的老朋友们 catch up,发现身边不少人也进入的加密行业,大家心理状态都不错其实;

10)深聊了四五个创始人,主要是之前都认识的,但是线下没有见的,当面聊天的信息量还是巨大的;

原则上,参加任何活动,不硬聊,不浪费体力做无效社交;大佬 KTV,有色夜店活动,高筹码打牌活动,这些我们在 web2 投资时代都见识过,确实也不是我们的风格;我还是喜欢和产品和技术老炮们花上几个小时在最惬意轻松的环境里,好好讨论大事,这样最享受;我同事回来和我复盘,很多基本面不错发展很好且机会很大的项目,其实我们平时一二度人脉内都见过,只是我们当时没选择投资而已,所以不是靠这些活动去 source 来的,更多的功夫在平时。就像当年滴滴字节快手饿了么都是被投资人翻来覆去看过的项目,没那么容易在 sourcing 层面错过的。

几百场活动的 oversupply,和目前市面上垃圾资产的 oversupply 一样多;大家办活动进入了一种复制黏贴的模板模式,所以边际效用早就递减到接近 0 了,反而我觉得有几个 private 活动我觉得挺实用的:(1)在 MBS 附近早上活动之前的早饭聚会,让大家边吃饭边碰碰(2)创业公司的融资庆祝活动,把新老投资人拉在一起吃顿饭(3)公链生态项目的集中 demoday,把五湖四海的投资人叫过来集中看项目,这个对项目方大老远跑到新加坡来是有意义的。

Phyrex:环环相扣,互相受制,这就是这场Token2049背后的真相

这次Token2049终于阶段性的结束了,之所以是阶段性,是因为仅仅完成了“社交”的部分,而随着社交而来的还是更加繁重的长尾任务。

1. Token2049的性质与参与者:

这次的Token2049和以往不一样,以前仅仅是作为一个看客,用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来评判活动中发生的一切,但这一次是亲身成为了矩阵中的一环,如果Token2049是一个矩阵的话,不论是项目方,还是资本,还是KOL,还是交易所,还是看客都是环环相扣的一部分。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Token2049几乎没有什么“韭菜”来参与,过千美元的门票本身就不是为了给普通用户看的,为票价买单的往往是哪些心有不甘的行业内人士,这也注定了,Token2049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交舞台,是项目方在向着资本,交易所,KOL展示的舞台,唯独没有直接对用户。

2. 项目方的困境:

   - 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用于展位、宣传和招待。

   - 面临巨大压力,必须参与以获得融资机会、合作机会和用户关注。

   - 大多数项目方只是在努力生存,而非追求高速发展。

   - 头部项目有更多资源和机会,而小项目往往处于劣势。

参展商的光鲜靓丽其实就是抽打在项目方身上的鞭子,而资方,交易所和KOL就是挂在骡子前的胡萝卜,看上去很近,很想咬一口,但不论你如何努力,都只能更加靠近,但是却几乎没有咬到的可能,因为Token2049并不是直接能成交的地方,最终还是要进一步的勾兑,但没有Token2049行吗?

3. VC(风险投资)和做市商的挑战:

   - VC们普遍感到压力巨大,甚至自称是"真正的韭菜"。

   - 面临"账面收益"的压力,实际获利困难。

   - 一些VC被迫考虑非常规手段以求生存。

   - 做市商处境稍好,但也面临激烈竞争。

   - 小型做市商生存困难,不得不冒更多风险。

花的越多亏的越多,已经是VC们的共识,动不动就是锁两年和三年让部分VC不得不去想一些歪门邪道,也不是没有真的VC在做事情,反而是几个加速营和孵化器我看做的就不错,这在Web2已经是被证实有用的,在Web3也不会错,所以介乎于在VC和项目方之间的加速营反而有很强的呼声,尤其是背靠头部公链或生态的加速营,往往是顺风顺水,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优质的加速营会诞生出一批在流动性紧缺下还能脱颖而出的项目。

4. 交易所的困境:

可能有小伙伴认为,果然交易所才是食物链的顶端,项目要看交易所的脸色,VC要看交易所的脸色,看上去是风头无两,但实际上交易所也有自己的苦,“消耗”是目前交易所所面对无法摆脱的痛点,这种消耗即是用户的消耗,也是自身的内耗,以及行业间的损耗。用户的消耗可能是交易所最头疼的问题,上了一个优质的项目吧,用户未必会感谢你,认为是项目方和做市商努力的结果,上了一个明明口碑很好,但是价格却很拉跨的项目吧,不但项目方要挨骂,就是交易所本身也会被骂声不断,更别提上了口碑和价格都不好的项目,那才是噩梦,所以交易所也头疼,毕竟用户才是真正核心,这个核心一直被消耗才是最可怕的,但弥补用户消耗所要花费的经历和时间往往比拉新的成本还要高。

5. KOL的处境:

KOL才是行业中最上层的建筑,项目方需要KOL的宣传,VC愿意给KOL组局,交易所希望通过KOL来做输入和输出,妥妥的就是人生赢家啊。但实际上,KOL中“不赚钱”是大多数人的心声,总有小伙伴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发条广告就多少钱入账了,那个谁谁谁带单收益日进斗金,还有那个谁谁谁返佣赚的飞起。确实有部分的“KOL”是赚钱的,但赚钱的这部分人往往并不是各个环节需要的,这么说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懂,稍微直白点说,赚钱的KOL都不是Token2049需要的,因为Token2049需要的是对市场的发声,对行业内的发声,更多的去传播“会议精神”的人,当然所谓的不赚钱和大家想象中的也不一样,而我说的不赚钱,只的是没有在KOL的副业中赚钱,而副业才是最赚钱的一环,可惜了,“被割了”才是当前KOL的主流。

6. 行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环环相扣,互相受制,这就是这场Token2049背后的真相,反而是你在做什么,你做的怎么样,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赛道的热点不是项目方能决定的,而是靠资本堆出来的,而资本堆的钱又需要有足够的用户来买单,而用户的终端就是交易所,交易所的获客又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KOL,但KOL又和项目方相爱相杀。我可以说出很多正经的内容,比如赛道分析,比如项目分析,比如行业分析,但这一切都只是表层,回到根本行业中的你我,都只是被随波逐流。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权,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口袋还是自己的梦想,只能打破了头也要往前冲,哪怕我们都知道,前方可能会很崎岖,但别说后退,只要你停下来,可能就会被洪流踩在脚下。

杰克船长:行业前景明朗,不要下桌

1.大部分panel嘉宾对市场预期偏悲观,甚至担心,如果明年5月,还没有新创新,新增长,市场生态可能整体洗牌重塑;

2.创新缺失,存量向头部集中,用户数和市值加权排top15的币,如doge、shib从最高点跌70-80%,其它更惨。(根据自己看到的数据,我猜交易所交易量可能从今年搞点减少80%);

3.去中心稳定币、支付应用,两项基础设施建设,是明显的增量赛道;

4.一级市场信仰崩塌,最近2年投一级市场项目,少部分赚钱;

5.一级不好赚钱,专业金融机构卷二级,李林掏出5亿美元玩2级量化母基金,量化进入市场;

6.目前我们感觉有稳定二级量化能力的机构,不会超过10家;

7.韭菜对抗量化,策略是top5大币买入和持有不动,减少交易,死熬;

8.韭菜,buy&hold,交易所交易量会减少, AUM也减少,交易所难受;

9.二线交易所开始猛砸营销,参加了Bitget、 XT活动,跟Gate朋友一起出海,看到BingX, Weex营销…….So,交易所营销成本将增加;

10.Ton生态上所,Solana生态,好像有些结构性交易性机会;

11.作为2003年入行互联网的老兵,虽然看到问题,但相比2000年互联网,从业人员数量技能,基础设施,应用户数,行业总量&细分领域增长空间,还会有很大。So,不要下桌。

孟岩:区块链支付走到了可以大规模落地的阶段

1.区块链支付讲了这么多年,真正走到了可以大规模落地的阶段了,唯一的一个障碍就是隐私。从技术上讲,本地 ZKP 生成将扫清这最后一个障碍,使得互联网在区块链和 ZK 技术加持之下,成为远超传统银行金融网络和诸如微信支付宝之类的中心化技术方案的最先进的价值传输网络。我在现实世界中跟人家讲这个道理,很多人还是来反驳,或者想给银行网络辩护,或者想给微信支付宝辩护。我这个人骨子里有讨好型人格,当着人的面不愿意表现得太傲慢,但是实话实说,让我去解释区块链支付的先进性,简直是浪费时间,根本就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的东西。我现在的看法时,区块链支付已经过了需要去讲故事聚共识的阶段了,可以霸气一点,你听不懂就算了,几年之内技术的发展会让你服气。

2.支付方面,配合支持监管现在是关键了。反洗钱、反恐融资、反贪腐,这些的确是作为一个支付产品应该支持的,这不是投降,也不是出于利害而做出的妥协,讲道理,就应该是这样。 

3. 据说 SWIFT 自己在做一条链。那些还在为传统支付技术辩护的人,耗子尾汁吧。

4. Social Pay 既是 pay,也是 Web3 Social,可能是一石二鸟的关键破局点。我在前不久写的一篇谈 Web3 赛道的文章已经分析过了。 

5. 一个突破性的启发,通证经济的核心问题,可能不是如何设计一套完美的经济模型,而是如何开发一个 AI,由它来进行用户的贡献测量和激励发放。

6. Solana 在区块链领域里发动了一次宗教改革,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功莫大焉。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创新就只能发生在 Solana 上,甚至 Solana 也并不必然是 Web3 应用创新浪潮里最后的赢家。

Theo(3rd Street Capital创始人):AI 加密成新风口,融资寒冬来袭

1.大多数投资人都在寻找将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相结合的优质项目。

2.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模仿“pump.fun”等项目的团队,缺乏创新。

3.社区对项目的实用性要求更高,对单纯的Meme项目兴趣减弱。

4. 团队在考虑MemeFi项目时,会优先考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5.市场上的优质投资项目数量有限,同质化竞争严重。

6.与会者通过周边产品质量来评价项目的专业程度和态度。

7.许多团队举办的活动质量不高,甚至有空场的情况出现。

8.会议期间的社交活动对项目的影响很大,一些团队因活动表现不佳而留下负面印象。

9.基础设施层的项目估值较高,生态系统层项目的估值相对较低。

10当前融资市场低迷,团队融资困难,风投机构对加密货币项目的投资意愿降低。

Ruby:行业在洗牌,中小VC 在出清

行业在洗牌,中小vc在出清,好多dpi都做不到1。相反头部VC持续成长,5个月内迅速close 新round。只投早期有品味的incubator或者专注生态的垂直VC可以leverage 超高赔率/垂直竞争优势找到生存空间。

2. 监管是房间内的大象,但美国人对美国监管比中国乐观,相比恐惧风险,准确评估风险,了解自己在面对的风险更重要。

3. mm还是最核心的player,新出来好多mm,创始团队选择和pua mm的能力也成为核心能力之一,判断熊市牛市市场环境,制定合适的mm deal structure。

4. 讨论最多的application,赛道是Socialfi和Ai crypto,Ai落地有硬barrier,需要等技术breakthrough的拐点时刻。pumpfun是最成功的socialfi,真正适合web3 的socialfi不是Web3 twitter,而是社交化的赌场。

5. 量化收益进一步被压缩,好多离开A股的量化团队在进入crypto。

6. BTC,稳定币/支付,赌场是行业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biz model。稳定币在一级成为新的卷王赛道,但没人能讲清楚如何打破Tethe的网络效应。所有人都要准备好如果未来没有新创新,所有增量都只买btc,我们该怎么办。

7. 生态角度:solana breakpoint比主会场热闹,开发者看好firedance更新打破solana“停机链”魔咒。“pay now buy never” 试图把ponzi加入支付赛道。

8. Ton生态流量效应开始发酵,生态狂卷小应用,几个专注游戏的VC带着一把web2游戏团队入驻,目前看不出是要撕下虚假流量的遮羞布,还是带着VC 和gamefi ponzi补贴把tg羊毛党转化成有效留存用户。

9. AI生态有点尴尬,decentralized AI 和Agentfi阶段性证伪之后,拿了大钱的AI 项目开始把自己卷成新的Alt layer 1。

10. listing 别迷信权威和代理,交易所看的就是项目能带来多少新用户。做好产品,品牌和传播比啥都强。